
圖為大連紅梅小學。賈鐵生攝
記者23日從大連金普新區宣傳部了解到,大連紅梅小學發生聚集性嘔吐現象。截至當日17時,該校共計176人(含175名學生和1名老師)出現嘔吐,初步判定由諾如病毒引起,目前已全部報給當地疾控中心處置。
當日上午7時40分,大連金普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心接到大連紅梅小學校醫報告,稱該校1年級有多名學生因惡心、嘔吐等原因請假。接到報告后,該中心立即組織疾控中心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趕赴現場調查。大連金普新區疾控中心隨即對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,采集病例生物學樣本7份。檢測結果顯示,有2份呈諾如病毒陽性,可初步判定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嘔吐,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。
根據校方統計顯示,紅梅小學全校共34個班級,共有1800多名學生。目前全校共有56人已去醫院、社區醫院或診所檢查就診。老師電話隨訪家長反饋,這56名學生均有好轉,暫無住院治療案例。
大連金普新區宣傳部方面稱,目前此事件正在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,結果會及時對外公布。
據金普新區疾控中心主任助理蔣希宏介紹,諾如病毒屬于秋冬季常見的自限性疾病,在當地并非第一次發現此類病例,學校已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向學生及家長普及防范知識。
據介紹,諾如病毒感染發病以輕癥為主,最常見癥狀是腹瀉和嘔吐,其次為惡心、腹痛、頭痛、發熱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,成人常以腹瀉為主,兒童則以嘔吐為主要臨床癥狀,尤其在冬春季節多見。諾如病毒主要通過病人的糞便及嘔吐物排出。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、經食物和經水傳播。人傳人可通過糞口途徑、或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而傳播。 (記者 楊毅)
來源:中國新聞網 編輯:盛媛媛